在日前召開的玉泉區2016年經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玉泉區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為此玉泉區經濟工作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五大重點任務”。
一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規模效益大、帶動作用強的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裕隆工業園區緊抓“低碳經濟生態示范園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基礎設施,優化園區投資發展環境。對落后產能企業、污染企業、停產半停產企業以及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僵尸企業”進行全面清理,進一步提高園區的土地利用率。積極扶持以紅太陽、金源康、呼閥科技為代表的一批重點企業,篩選有條件的中小企業重點培育,融資上市,做大做強。將蒙萃源等企業培育成為規模以上企業。抓住我市修建地鐵的有利時機,做好地鐵管片廠項目的協調服務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儲備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加大項目和資金的爭取力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二是突出抓好現代農業。一要全面完成“十個全覆蓋”工程任務。力爭在全市率先完成烏蘭巴圖、連家營等28個村的工程建設任務。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加強農田水利、環境衛生、公共服務建設,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區農工部、農牧局等部門要用足、用好各類扶持政策和資金支持,集中捆綁農口各類資金,重點在資金使用效率上下足功夫。二要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以“現代設施農業、規?;B殖、生態休閑農業、現代物流業”為產業支撐,圍繞《玉泉區農村產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烏蘭巴圖等村的規?;N植效益及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茂林太、南臺什等村發展蔬菜種植產業,打造“一村一品”的設施農業發展格局。整合中小牧場和奶牛小區,在前毛道、班定營等村發展規?;膛pB殖項目。依托我區特有的文化旅游資源,積極推動賈家營、東甲蘭等村發展生態休閑觀光、民俗文化旅游項目。利用209國道、繞城高速的區位交通優勢,在楊家營、新勝等村實施綜合物流園區建設項目,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三要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采取“部門包村、領導包戶、干部包人”的方式,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對有勞動能力的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和轉移就業,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保障政策,對因病致貧的提供醫療救助保障,確保年底前全區77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三是推動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一要將“黃金商業圈”培育發展壯大。按照“塑造亮點、培育品牌”的目標,以打造自治區、市服務業集聚區為重點,力爭金宇·新天地、聞都·世界城等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全面運營,確保鄂爾多斯廣場等商業綜合體完成主體建設,推動“黃金商業圈”由建設期向培育期轉變,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二要將“商貿物流集散帶”做大做強。圍繞南二環路兩側繼續擴展“商貿物流集散帶”規模。推進北方物流總部基地項目建設,以美通首府無公害物流中心、華美國際汽配城等大型商貿市場集群為載體,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物流產業集群。利用繞城高速的區位交通優勢,加快興盛綜合物流園區項目實施,啟動百聯鴻業鋼材倉儲市場建設,在楊家營、新勝等村實施綜合物流園區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我區在全市的商貿物流中心地位。三要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業。以大召歷史文化旅游區晉升4A級景區為契機,充分發揮玉泉區旅游資源的獨特優勢,進一步完善大召——大盛魁旅游區基礎設施,加快昭君博物院品牌景區和北大青鳥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把昭君博物院和蒙古風情園按照繼大召景區之后的又一個精品景區做好規劃建設,進一步擴大“黃金旅游帶”的影響力。四要全力打造“精品歷史街區”和“精品文化街區”,努力擦亮歷史文化名城這塊金字招牌,把大盛魁南北區、呼市文化產業園、月明樓、塞上老街南街的運營作為文化產業的重點項目予以扶持。確保今年9月底前完成12.1公里的大南大北街——昭君路景觀改造亮化工程。五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培育線上線下、跨區跨境等多種消費業態。加快對玉泉電子商務產業園入園企業的培育孵化工作,重點扶持高科技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采取“服務+投資”的運營模式,在玉泉大廈打造“雙創”示范基地。區統計局要做好電商企業的入統工作。
四是突出抓好“三年棚改”工程。切實加快城市建設步伐,繼續實施東二道河、南營子、小黑河3個棚戶區(城中村)征收改造項目,啟動塔東社區等25處城市邊死角改造,做好畜科院東路、生物制藥廠西路等3條斷頭路(橋)和地鐵二號線的用地征收工作。力爭完成209國道、103省道和鄂爾多斯西街3個出城口的剩余征拆任務,配合市園林局高質量完成103省道出城口及快速路景觀整治工作。
五是精心實施好民生工程。一要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師大附二中、六中初中部、堿灘小學和第二幼兒園等11所學校建設工程,確保六中初中部、小黑河小學等5所學校完成主體建設,師大附二中、堿灘小學9月正式招生。把創建2016年自治區第三批縣(區)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創建縣(區)作為重要工作,加強基礎工作建設,確保順利通過自治區評估和國家驗收。二要完善社區服務功能。進一步精簡規范社區工作,將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充實到社區,強化基層服務職能。新建2-3處養老服務中心和1-2個“社區電影院”,完成剩余70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對15個片區、61個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和二次加壓設備進行改造,并對331個老舊小區實施準物業管理全覆蓋。三要籌備好社區黨建工作現場會。進一步完善好各社區的服務功能,確保工作現場會順利舉辦。四要繼續打造河道景觀。要配合市水務局全面啟動大黑河景觀綠化改造工程,對昭君路兩側3.02公里的河道進行改造,重現碧波蕩漾的大黑河。繼續加大回遷安置力度,完成3839戶、31.79萬平方米的回遷安置任務。完善祥和苑公租房基礎配套設施,確保年內交付使用。加大小街巷改造力度,切實改善居民出行條件。重點抓好小召社區、煙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區疾控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